学术探究|大学劳动教育课程框架

发布时间:2021年10月22日 阅读数

劳动具有四个重要因素。第一因素是手,第二因素是脑。与劳动分工以追求更高生产力的目标不同,劳动教育要促进学生手脑并用,促进学生在不同分工环节、不同工种间不断变换,以对劳动总目标和各环节都有第一手认识。完全不动手的“脑力劳动”其实不是劳动,只是动脑筋。劳动第三因素是劳动工具,在设计劳动教育课程时最需关注对不同劳动工具的上手领会。劳动第四因素是面对真实现象,因而探索性劳动、艺术性劳动都是重要劳动类型,而传统的生产劳动只是劳动中的一种。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主要载体是课程。

在对劳动的四个要素简要梳理后,我们发现劳动存在多种形式,包括家务劳动、服务性/公益性劳动、生产劳动、探索性劳动、艺术性劳动,军事劳动、管理劳动等,传统的生产劳动只是劳动中的一种。在基础教育阶段,家务劳动、学校综合实践课程是劳动教育的主要形式,学生还有机会参与其他各种劳动。在高等教育阶段,真实劳动、探索性/创造性劳动成为劳动教育需关注的特征。

按照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元划分,同时考虑学校、社会和家庭三种场域,我们先行给出大学劳动教育课程形式一个有待讨论的框架:

1.显性课程中的劳动教育

显性课程中的劳动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,即专门设课与融合课程相结合。各高校基于本校学科特点以及教学场景,可以在必修课、素质教育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中设置劳动教育相关理论课程。

第一类显性课程,是在教学计划中素质教育选修课、任意选修课中专门开设劳动教育课程,这是课堂劳动教育的一种渠道。这类课程包括劳动教育通论课、劳动专题讲座等,以讲授课(lecture)为主,以经历体验为基本要求,目标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,加强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教育,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,如劳动伦理、劳动法律、劳动关系、劳动保障、劳动安全卫生等。这类课程本质是有关劳动的理论课程,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过程中都少有上手环节,因而并非完全的劳动教育课程。

第二类显性课程,是动手的劳动教育相关实践课程,包括探究式、项目化、综合性和创新性劳动实践活动,如科学研究课程、实习课程、实验课程、实训课程和田野调查等,也包括绘画、雕塑、舞蹈、戏剧等创作特色鲜明的艺术课程。在这类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相结合的课程中,专业教学中要有机融入立德树人和劳动教育内容,实现劳动教育总目标。其中,本科生科学研究课程在上世纪末引入中国高校,其本质就是一种探索性劳动。

第三类显性课程,是高校基于学科、专业特点,将劳动教育融入、渗透到专业教育、思想政治教育、创新创业教育、职业生涯教育及就业指导等教育教学活动中,课程呈现为融合课程。例如,人文、社科类专业可以推广服务性学习,发挥志愿服务等劳动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;理工类专业可以结合专业实验、生产实习、科技竞赛等,基于产教融合开展创新性劳动实践,建构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有机结合的专业教育体系,全面提高学生专业劳动能力与素养,强化敬业、诚信、创新、奋斗、合作、奉献等新时代劳动精神。

大学显性课程有多种分类逻辑,其中一种可以将全部课程分为两类: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。有一种观点认为专业课程就是专业课程,专业课程中不能有劳动教育课程,劳动教育课程只能在通识教育课程中专门设置。对这一观点需要认真分析。例如,北京大学大学考古专业三年级上半学期安排一门专业课程“田野考古实习”,12学分,学生全体在考古现场与工人一起挖掘、整理文物。整个学期,学生和老师、工人一起在考古现场挥汗,动手动脑,直接面对考古现象。这门专业课是典型劳动课程,充分达到了劳动教育目的,考古专业同学因这门课程而有了独特气质。案例表明,大学劳动教育课程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可以设置,在专业教育课程中也实际广泛存在。在专业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课程主要是融合课程。

2.隐性课程中的劳动教育之一:校园内劳动教育实践

隐性课程(hidden curriculum)是大学不可忽视的重要课程形式,有助于引发相关学习(associate learning)和伴随学习(concomitant learning)。大学需要以劳动教育为目标对学校隐性课程进行系统和精心设计。校园内有许多真实劳动机会。学校可以系统梳理校园内劳动机会,以勤工俭学、公益服务等方式为同学提供劳动机会,促进学生在劳动间断期和劳动后的反思和总结,提高学生在劳动中发现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。校园内劳动教育实践包括以体力为主的劳动,例如宿舍、食堂、教室和校园卫生维护、绿化、安保;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劳动,例如各类助研、助教和助管;校园内公益劳动(志愿服务)如导游、秩序维护、展览讲解等。

3.隐性课程中的劳动教育之二:校园文化机制建设

校园文化具有导向、规范、激励、凝聚和交流功能。要大力营造崇尚劳动、尊重劳动的校园文化氛围,组织开展与劳动相关的社团活动,举办劳动技能、劳动成果展示交流活动;结合植树节、学雷锋纪念日、五一劳动节、志愿者日,开展劳动主题教育,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。充分发挥优秀同伴在引导学生成长、塑造劳动价值观方面的积极作用,这是隐性课程的重要方面。在全日制学生群体中应增加具有真实劳动经历的学生,经由朝夕相处以影响同学成长和劳动价值观形成,塑造大学整体氛围和价值观。为此,鼓励高校通过自主招生渠道,根据学科情况录取少数劳动模范、退伍军人和其他优秀劳动者成为全日制学生;鼓励普通高校以学分制修读方式录取部分正在工作的非全日制学生;鼓励并创造机会,促进参与创新创业、勤工俭学、公益服务、参军复员的同学作为同伴效应的重要载体,在课堂和日常交往中形成与劳动教育目标相吻合的积极同伴效应。大学可以通过学分制模式为学生一边工作、一边读书创造条件,这是当前劳动教育改革的前沿和难点。

改革已先行在高职展开,问题也已先行在高职暴露出来,本科应随后跟随。在教育财政和管理制度层面,改革包含以下重要方面:一是与非全日制/弹性学习年限相关联的学分制收费制度改革;二是相关医疗保险制度改革;三是住宿收费制度改革,住宿费应随年级增加,以迫使学生从象牙塔中出去以直面真实社会和真实现象,在社会参加真实劳动;四是大学生意外保险制度改革,以为大学承担学生意外无限责任制减压;五是大学就业率、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改革,传统以全日制、住校学生为主要对象所形成的管理制度,在劳动教育视角下已显得“千疮百孔”而需修补和变革。

4.隐性课程中的劳动教育之三:社会真实劳动机会拓展

鼓励全日制学生在学期间,在校外参加实习、实训、调研和科学研究,参加真实、有报酬的勤工俭学,参加校外公益志愿服务,深入田间地头、车间、工地、商场、物流、医院、公共卫生防疫等劳动场所,深入城乡社区、福利院等公益服务场所。鼓励全日制学生中断学籍(休学),在间隔年(gap year)专门从事真实劳动,包括参军、支教、创新创业等。政府机构需要率先行动起来,增加政府实习生比例,这是真实管理劳动。例如,2020年2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9名研究生作为第一批志愿者,参加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研究和统计工作,就是典型的公益志愿服务劳动的案例。这一特殊时期,以各种方式参与公益志愿服务劳动的学生案例众多。学生在完成真实劳动后需要撰写总结、考察报告和反思日记,并与反馈、教育评估相结合,以使劳动转化为劳动教育。真实劳动经历与校内理论学习能够在学生成长中相互补充、彼此激发。

5.评价

隐性课程中劳动教育评价有所不同,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情况不应以百分制或等第制评价,而应是质性描述性评价。为此,应该设置学生成长数字档案,其中特别关注劳动中的表现以及劳动中断后的学生自我“反顾”。“三好生”是“德智体”全面发展的学生。从教育评价角度审视,需要把“三好生”荣誉修改为“五好生”以助学生劳动——成长。

信息来源:高校教师服务工作室